“单纯一个噱头”——荣耀CEO赵明近日对手机影像联名不留情面的点评,不知是否会让vivo&蔡司、OPPO&哈苏、小米&徕卡这三对影像“伴侣”感到难堪。
6年前,华为与徕卡达成合作,是国内手机与影像品牌联名的最早一例,但在当时也陷入了营销噱头的质疑。嘲讽归嘲讽,6年后,占据国内市场近一半份额的厂商们不约而同走上了影像联名的老路。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6年曾预测,每隔15年就会有一种旧技术被取代,智能手机也不例外。今天,距离上一个划时代的智能手机产品iPhone 4的发布已过去12年,手机厂商们从镜头卷到芯片、屏幕、电池,如今又卷回镜头。
这背后透露着整个行业的无奈。12年没能卷出下一个iPhone 4,手机厂商不得已重新摸回老路,走入“镜头之战”的死胡同。而今,扎克伯格口中“15年创新周期”的进度条已经拉到80%,可智能手机的新未来依然是镜花水月。
口是心非
在手机与影像品牌联名这件事上,荣耀和小米都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前不久的荣耀手机沟通会上,CEO赵明在谈到荣耀Magic系列缪斯之眼圆环影像设计时表示,旗舰机的设计要避免短期主义,单纯搞噱头,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段本是为了回应现场媒体“友商采用了与缪斯之眼类似设计”的提问,却让正在忙着学摄影的雷军,以及新发布的小米12S系列莫名躺枪。
为了宣传小米12S与徕卡达成影像战略合作,2个多月来在微博上发布90多条徕卡相关动态的雷军,一夜之间成为赵明口中靠影像联名搞营销噱头的友商。
赵明的话被如此解读并不意外,荣耀与小米两家的恩怨由来已久。两年前,时任红米总裁的卢伟冰曾在微博上暗讽Huawei Mate 30 Pro的双主摄技术加徕卡“多1分多卖贵2500块”。言下之意,联名带来的拍照性能提升,仅仅在评分上多出了1分,但手机的售价却高了2500元。
如今,荣耀已从华为剥离一年有余,徕卡的合作伙伴也由华为换成了小米,二者角色互换,智能手机联名影像这件事究竟是不是噱头依然没有定论。
但讽刺归讽刺,国内手机厂商联名专业级影像品牌的热情近两年有增无减。
2020年12月,vivo正式宣布与蔡司成为全球影像战略伙伴,旗下高端X系列自vivo X60开始搭载蔡司影像系统,配备蔡司光学镜头。2022年2月,OPPO官宣与哈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并在Find X5系列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手机影像系统。5月,雷军在微博官宣,小米与徕卡达成全球影像战略合作。
至此,除荣耀外的国内主要手机厂商均找到了自己的影像“伴侣”。根据Canalys数据,2022年一季度,以出货量口径统计,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是荣耀20%、OPPO 18%、苹果18%、vivo16%、小米14%。这意味着占据国内市场近一半份额的厂商都选择了影像联名。
突然热衷于联名的国内手机厂商,并非一时兴起。
2016年4月,华为发布首款与徕卡联名的手机P9,开启了国内手机厂商与相机品牌的联名之旅。随后在当年的“双十一”,P9销量累计突破900万,不到一年时间P9的全球销量达到1200万台,较上一代机型销量增长了逾150%。
根据艾媒咨询2020年一项调查数据,在手机不同功能对消费者的影响中,相机以32.25%的占比排名第一,远超排在第二的外观设计(14.32%)和第三的处理器(13.37%)。虽然手机厂商通过联名涨价一事,常常遭到吐槽,但从结果来看,多数消费者仍愿意为之买单。
此外,在联名的背后,是国产手机厂商追求更高利润率的高端化野心。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去年二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占比仅有13%的苹果,却占据了整个手机市场近75%的营业利润。华为退场后,国产高端机市场的空白迟迟无人接手。
在市场与利润的驱动下,手机厂商间的镜头之战日趋白热化,但这场持续了22年的战斗正在走进死胡同。
镜头之战
一部镜头”卷“史,就是半部智能手机发展史。相较于枯燥的芯片和处理器参数,摄像头更能直观体现手机拍照功能的历史变迁。
镜头之战1.0的单摄像头时代,像素是主要战场。
2000年,世界上第一部带拍照功能的手机夏普J-SH04问世。当时的内置摄像头像素仅有11万,没有光学变焦,甚至没有闪光灯。
这个时代的主要玩家有三星、诺基亚、LG等老牌手机厂商,竞争的核心在于更高的像素。直到2012年,诺基亚推出拥有4100万像素、蔡司摄像头的808 PureView,单个手机镜头像素被拉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触及了瓶颈。
巧合的是,将镜头之战1.0推至高潮的诺基亚,在推出808 PureView的同一年,丢掉了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与彼时诺基亚尴尬的处境相似,单个手机镜头越来越高的像素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昔日王者走下神坛的同时,镜头之战2.0也悄然开启,单个手机上摄像头的数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2.0时代,拍照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核心卖点之一。在单摄上堆积像素,受限于传感器等硬件的限制,并不能让拍照效果获得显著提升。因此,主镜头加副镜头、黑白加彩色镜头的双摄模式开始成为主流。
2016年,LG G5、华为P9、iPhone7 Plus在同一年陆续登场,标志着双摄像头技术开始占据主流市场。
多摄像头的窗口打开后,手机厂商们也彻底放飞自我,新款手机宣传海报逐渐变成了摄影镜头的科普彩页:超感光镜头、长焦镜头、超广角镜头、微距镜头......诸多专业名词令普通消费者眼花缭乱。
2016年12月,联想发布号称全球首款的三摄像头手机phab2 Pro;2018年,第一台配备四个后置摄像头的智能手机Samsung Galaxy A9s问世;2019年,已经卖身微软的诺基亚卷土重来,推出全球首款搭载五颗阵列式摄像头的Nokia 9 PureView,被网友戏称为“花洒”。
与诺基亚5摄机型同年推出的小米CC9 Pro,同样后置5个摄像头,并把像素推高至1亿。19年的时间,手机厂商把像素从11万卷到1个亿,翻了近百倍,镜头也从1个增加到了5个。但越来越密集的镜头布局,逐渐从厂商的卖点演变成消费者调侃的对象。
2016年至2019年的三年多时间里,随着镜头之战2.0时代步入尾声,手机影像市场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形态,其中有国内首个吃影像联名螃蟹的华为,也有不断涌现出的以拍照功能为主的小众手机品牌,如美图、朵唯。与此同时,滤镜、自拍杆、拍摄架等手机拍照的配套软硬件设备也花样频出。
直到2020年,卷无可卷的“OV米”集体走上与知名影像品牌的联名之路,无休止的镜头之战还在上演。只是,把手机做成可以打电话的相机这条路,不知从何时起,成了创新困局下的无奈之举。
创新之困
在无法突破的创新穹顶之下,智能手机厂商们不只想把手机做成照相机,还尝试过把它做成游戏机、显示器、充电宝。
今年7月初的小米12S系列发布会上,雷军在介绍骁龙8+性能时表示,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芯片性能越来越强,跑分已经不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不如我们跑个游戏大家来看看。”
手机运行游戏时的平均帧数、最高温度、功耗等指标,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各种跑分,成为手机厂商芯片性能宣传的新方向之一,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手机性能实在卷不动了。
截至2022年4月底,年内国内主要智能手机厂商发布的旗舰机OPPO Find X5 Pro、一加 10 Pro、小米12 Pro均搭载的是高通骁龙 8 Gen 1芯片。海外方面,三星旗舰机 Galaxy S22 Ultra搭载的是Exynos 2200芯片,从评分结果来看,二者几乎没有任何差距。
德国专业评测机构CHIP评分结果(评分范围1.0-5.5分,越小越好)
而在自研芯片方面,从苹果的A系列芯片,到华为的麒麟芯片、小米的澎湃芯片、OPPO的马里亚纳芯片,虽然在各自领域为手机性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都没有突破创新的天花板。
与近几年时常亮相手机发布会的游戏类似,DisplayMate评分也频频出现。
DisplayMate是一款专业的显示设备测试软件。2019年,一加7 Pro的90Hz高刷屏获得了DisplayMate A+评分,此后,该评分便被各大手机厂商用在发布会上为新款手机屏幕背书。
但随后,苹果、三星、小米陆续也都获得了A+的最高评分,如今没有得到DisplayMate A+评分的旗舰手机反而是异类。
7月21日,vivo旗下IQOO发布10系列新机,全球首发的200W快充,将最短充电时间卷到10分钟以下。对比当前市面上100W-150W快充、25分钟左右的充电时间,虽然提升幅度明显,但也无法带来质变。
芯片性能大同小异、屏幕质量卷到极致,快充续航乏善可陈,智能手机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继续在镜头上大做文章纯属创新困局下的蜗角之争。
智能手机的创新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如本文开篇所述,自iPhone4“重新定义智能手机”至今已过去了12年。这期间,“卷遍”手机各个主要零部件的一线大厂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技术、人才和资金。下一步,谁将成为打破创新困局的第一人?(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