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融合步入3.0新阶段 云计算共同体正式成立

7月24日,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上,由中国电信牵头,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多家央企参与的国资监管云正式上线,同时,云计算共同体也正式成立。

北京商报记者在展会期间采访时发现,云网融合正向下带动通信厂商与IT设备厂商开展云网一体硬件体系创新,向上承接集成商、软件服务商等各类ICT数字化台,大力推动了产业生态的融合发展。有关分析认为,中国数字化转型升级市场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中国云服务市场已经从各自为战、跑马圈地进入到云网融合、生态协同发展的新战局。

云网融合步入3.0新阶段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由国务院国资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电信、中国电科、中国电子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是首次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亮相,大会携手30多家云生态合作伙伴围绕云计算创新突破和产业发展,增进合作共赢。其中包括云生态技术全球领先厂家——华为、中兴、浪潮、英特尔、新华三、闻泰电子等;云应用领先企业——用友网络、奇安信等;云服务及渠道企业——软通动力、北京中软、东软集团等。

北京商报发现,在多云时代,很多企业会将自己的不同业务系统部署在不同的云厂商,以求避免单一厂商对自己业务和数据的深度绑定。互联网业务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会有多个创新业务,很多企业每次上线一个新的业务系统,就挑选一家新的云服务商,并利用云管台实现对多数据中心和多云台的统一纳管。但这种不够彻底的“多个云”模式的弊病也显而易见,每个业务就像一个囱,与其他系统完全隔离,这种架构会导致业务系统各自为战,一方面影响了云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方面也降低了云计算原本快速便捷的优势,使得“多个云”的整体资源成本大幅攀升。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云网分离的传统架构无法满足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大规模上云需求,云网融合已成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通过原创、引领技术攻关,带动芯片、操作系统等软硬件技术进步,满足数字中国发展的要求。云网融合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1.0阶段的云网协同、能力整合,到2.0阶段的网随云动、融合赋能。当前,云网融合已经步入3.0的全新阶段。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也认为,随着企业数字化进入了服务的深水区,单纯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难以直接为企业业务带来价值。为了实现价值共创,聚焦生态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

云服务目标瞄准“零事故”

“2022年北京冬奥保障结果证明,云服务乃至整个网络安全保障的‘零事故’是可以实现的目标。‘零事故’不是零攻破,当个别的终端、服务器或者其他的网络资产被破坏,只要快速采取措施,保证办公和对内对外的业务稳运行,就达到了‘零事故’效果。”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柯瑞文也认为,云网融合正构筑自主可控的新格局,因为它打通了原先云、网、边、端各自独立的安全架构,对数据的存储、云的计算、网的传输等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一体化联动监测控制,并通过云网安全、数据安全等多技术融合创新,形成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独特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馆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都推出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像中国电信自主研发了提供云堤、量子城域网和密流安全计算台等主流安全产品,构建了国内唯一具有全球覆盖能力的网络攻击防护台,建立起端到端一体化纵深安全防护体系。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了视联网高等级安全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提供大规模高清视频双向交换和数据传输业务。这项技术融合国密算法,并有效阻绝电磁辐射泄密,确保信息安全稳定传输的同时能够高效、灵活、按需进行组网。北京商报记者也尝试了通过在水中浸泡的服务器依然能和2000多公里外的宁夏某地进行实时的视频会议,没有任何延迟和卡顿现象。

当然云服务的安全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齐向东认为,公有云的安全漏洞、私有云的供应链、难于监管的API接口和漏洞百出的云端应用程序是当前数据上云的四大难题。只有通过建立“三方制衡”机制、联合作战、精准防护、深度运营、应急响应五大措施,才能做到云业务不中断、数据不出事、合规不踩线。

数智融合

洪仕斌认为,在过去短短几十年内,制造业的创新对象由过去的人与物的关系,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升级为“人、物、网”三元世界,制造业正处于数字空间、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交汇的中心,这也就给数智融合的新模式迎来重大机遇和挑战。

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区,数智融合的应用场景不断显现。据BOE(京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BOE(京东方)在展会期间,不仅向公众全方位展示“屏之物联”发展战略赋能数字经济的领先成果,而且还首度对外解读了其基于“屏之物联”发展战略赋能数字经济的“核心三力”,即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智能制造能力和生态协同共创能力,从而打造数智融合新模式。

汉王科技相关负责人则对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汉王科技已与福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度参与福州市数字政务智能无纸化办公建设。同时,公司正基于人脸识别+无感测温+身份证识别+健康码扫描+电子身份证icon等多种验证方式核验的数字哨兵,可实现防疫状态下对人员通行的数字化管理icon。目前已在河北、河南、湖南、广东、北京等多个省落地。

但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也发现,在数字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产,但目前数据的价值仍未充分得以利用。一方面,许多企业缺少科学高效的数据治理方案,另一方面,数据作为AI的基础,如何在AI分析过程中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促进“数智融合”仍是业界难题。以汽车电池生产工艺优化为例,相关工艺涉及1000多个制程,如开发一个AI模型,则需要把电池生产线的运行数据、企业经营的业务数据以及电池的使用数据汇聚到一起,经过几周的数据处理再进行AI训练,导致AI模型可以快速地验证、迭代。

此外,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每一家企业在资源上云、应用上云和深度用云的实践进展各不相同,往往也会面临“不会上,用不好”的挑战。

“云网一体新型基础设施,不是简单的云和网的叠加,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提供海地空天一体化的泛在连接,提供海量数据存储与多形态、高能计算,实现网络与算力的深度融合,实现云网边端的智能互联。”柯瑞文说。(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

标签: 云网融合

上一篇:易趣网8月12日关停 与主流电商“格格不入”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