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修复完成两具1.3亿多年前的植食性恐龙化石


【资料图】

河北省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新光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吴新光)9月7日下午,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在省政府发布厅召开河北省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修复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日前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乡芥菜沟发现两具植食性恐龙化石,一条为角龙类,一条属于剑龙类,其骨骼、皮肤印痕保存完整近100%。目前,已修复完成这两具1.3亿多年前的植食性恐龙化石,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明才介绍说,此次发现的两具恐龙,是化石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裸露的化石骨骼,为避免次生破坏,经自然资源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修复。两具恐龙为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早期植食性恐龙,一条为恐龙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体长约1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两足行走、具有微弱的头饰结构,是角龙类恐龙由原始到成熟进化发展过程“断链”的重要一环;另一条较大的属于剑龙类,全身骨骼完整、清晰可辨,长约5米,这是“热河生物群”以及河北省境内首次发现剑龙类恐龙,其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超过了已知的所有恐龙皮肤化石,堪称世界恐龙皮肤化石之最。

“一般认为剑龙家族的全盛时期为比白垩纪更早的晚侏罗世,这条恐龙的发现首次证实了在更晚的时代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依然有剑龙类活动,为研究剑龙类恐龙的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提供了化石依据。”王明才说。

王明才介绍,河北省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曾发现过鸟类祖先“华美金凤鸟”、新物种“阿氏燕兽”等一批享誉世界的珍贵化石。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类型众多,迄今共发现40余个门类的化石。二是分布广泛,除平原区零星产出外,主要分布于太行山-燕山山区至山前一带。三是时代跨越较大,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化石均有发现。截至目前,全省已发现重要化石点110多处,此次两具恐龙化石产出的丰宁满族自治县,是热河生物群的重要产地之一,更是世界级化石资源宝库,已经发现鸟类、鱼类、恐龙类、昆虫类和植物类等多种化石,化石保存完整性和化石重要性在国内外首屈一指。2004年在丰宁外沟门乡由季强教授团队发现并命名的“华美金凤鸟”,取代了19世纪60年代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成为最新的鸟类“祖先”;2007年发现的新物种“阿氏燕兽”,为哺乳动物中耳结构的进化提供了珍贵证据。

针对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工作,近年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编制完成了河北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科学规划了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工作,部署开展了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保护工程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完成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登记与数据库建设工作。三是先后组织开展了蔚县、丰宁、滦平、宣化等地古生物化石专项调查评价,发现了宣化南部恐龙足迹化石群、滦平离龙类骨骼化石等一批重要成果并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四是组织开展四岔口地区地质文化村资源调查,将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与民俗文化等资源有机整合,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五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化石资源丰富地区,积极开展古生物化石科普及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科学意识和化石保护意识。

标签:

上一篇:华为mate60pro能当电脑办公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