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一响,装土、配水、撒种各环节向前,育秧盘走出流水线,进入暗室催芽。3月8日,在醴陵市明月镇大障居委会,伟顺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重启了。
秧田不在田,已成种田新趋势。这得益于机械化在种田全过程的应用,“机器换人”,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田间“解放”。
据农机部门统计,目前我市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油菜达到74%,就连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短板——机插机抛率,也突破50%,农业现代化从此张开了科技的“翅膀”。
农机到底改变了什么?农机的蓝海有多广阔?近日,记者走田间、访车间。
农机服务年收入超过11亿元
关于“明天谁来种地”的问题,曾引起广泛讨论。
此前,农业部门一项调研显示,种粮主体年龄在59岁,且越来越力不从心。“劳不所值不愿种,力不所及不能种,禀赋所限不敢种。”市农机事务中心主任龙凡平,从效益、劳动力、基础条件等方面,道出种田面临的尴尬处境。
各式各样的新型农机开进田间,品类齐全的购补政策相继出台,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农民回来了,田间热闹了。易新伟就是“折返者”。
2009年,在城市里不习惯的易新伟,回到老家明月镇大障居委会,考取了农机驾驶证,用4万元积蓄购买一台收割机,在农忙时节开展社会服务。
“一天随便收割二三十亩,每亩能有80元钱。”高中学历的易新伟告诉记者,尽管忙碌的日子仅有个把月,但一季的收入就抵消了购机成本,并很快攒够了规模流转农田的“第一桶金”。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新伟的步子越迈越大——农田流转面积从100亩到1000亩,再到2000亩;农用机具从1台增加到64台,覆盖耕种收烘全过程。2016年,他成立醴陵市伟顺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
易新伟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018年。当年的第五届中国农机手大赛总决赛上,代表湖南参赛的易新伟,获得水田分赛组第二名。“原来,当农民也可以闪光。”这一次,易新伟对农民职业有了新的定义。
如今,他的合作社聚起7名农机手,除了种好合作社流转的农田,还在周边地区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年增收超过200万元,其中有两成是净利润。
事实上,随着农机具的普及,让农业已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据统计,全市注册成立的农机社已达到474家,年度服务收入超过11亿元,一批批种粮大户脱颖而出。
农机生产企业走进春天里
农机市场需求持续发育,也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农机生产。
在机器的碰撞声中,记者走进位于攸县攸州工业园内的湖南一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只见流水线上焊花飞舞、火光四溅,通用部件和机身完美结合,一台履带式耕田机从组装到下线只需两小时。
身着工装的李文华,擦了擦手上的油渍,意兴盎然地说:“赶订单,是春耕时节的常态,我们几十名工人都在加班加点。”
53岁的李文华,是高级工程师、株洲市领军人才,长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企业家。早在15年前,他就在田间地头“搞发明”。
当时,收割机制造业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少数企业对核心技术进行严格封锁,相关的技术类书籍也少见,只有初中学历的李文华,请了3名技术工人,把田间当成实验室。
没有启动资金,就四处举债;没有图纸,就对照机器作画;造好机器雏形,就在田间轮番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李文华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收割机,并进入量产阶段。
但推向市场的农机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原来,湖南多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田块窄小、坎高土薄,大型机械设备并不吃香。李文华又另辟蹊径,瞄准小型收割机市场,并加快研发适合南方水田的旋耕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
如今,该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多达十余项,每年销售的农机超过1000台(套),年销售额稳定在6000万元以上,并跻身湖南农机生产企业前十榜单。
从0到1,从1到N,农机生产企业走进春天里。市农机事务中心副主任杨志辉介绍,目前全市农机生产企业已达到5家,配套企业1家,农业机械品类涵盖水稻、油菜、烤烟等水田旱地作物,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春日暖阳,机声隆隆,属于农机的故事劈波斩浪而来。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王军
通讯员/李家军 文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