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岸传媒港,打造一席流动的数字化盛宴

在上海徐汇滨江地区,有一条长约11.4公里,面积约9.4平方公里的岸线,名为“西岸”。作为“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岸传媒港”在2014年开工,并于2021年基本完成建设。

如同塞纳左岸的成功一样,“左岸”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区别,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上海西岸要成为与巴黎左岸、伦敦南岸比肩的国际滨水文化魅力区,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标签,就需要在此画出新的篇章。因此西岸传媒港选择用数字化勾勒出智慧园区的绝美“画卷”。

“数智赋能、畅享滨江”理念下的智慧园区

西岸传媒港,是一个典型又非典型的园区。

西岸传媒港位于徐汇滨江的核心地带,是徐汇滨江开发建设的重要先导项目,总投资312亿元,总用地面积30公顷。作为一家面向未来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的园区,相应的也会带来更高的管理难度。

在战略规划层面,西岸传媒港明确要秉持“数智赋能、畅享滨江”的理念,凸显全球城市卓越水岸特质,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带。同时,强化数字技术策源,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进生命健康、艺术传媒、科技金融深度数字化转型。

有了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纲领,未来重点的工作就落在场景方面,作为一个新建园区,和未来滨江传媒产业的中心,西岸传媒港的很多场景都存在数字化的诉求,需要将数字化技术与场景化需求相结合。

首先,一个智慧的园区,要做到让数据在园区中无缝流动,让智慧遍布园区的每一处角落。这就需要大数据的全面联通,并通过数据归集和分析掌握整个园区的每一缕“神经”。

第二,所有的园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高峰期出入园的吞吐量,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车辆出入和停车的管理问题亟需解决。

第三,有别于传统房东式的园区管理,智慧园区要做好对入驻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就需要从平台层更多地思考数字化服务能力的建设。

最后,作为一个典型的新建园区,西岸传媒港要基于未来的场景,考虑到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后的发展,并为之留足成长的空间。

每个智慧场景,逐一突破

面对这些场景化的挑战,西岸传媒港选择了与华为携手,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支撑当下和未来的场景数字化需求。

首先,每一个智慧园区需要一个“大脑”,汇集和处理所有的数据来指导决策,并实现所有设备的联接,辅以人工智能技术,让多数关键场景实现自动化,减轻人力运维负担。同时支撑园区智慧应用,为园区用户创造优质的服务体验。

因此智慧的大脑是全场景智慧的基础,而好的大脑必须要有严谨的数字孪生做支撑。西岸传媒港则基于数字孪生全要素平台,通过融合GIS、BIM等多源异构数据,构建西岸传媒港的数字孪生底座人工智能运营中心(AIOC)。

在未来,随着园区的不断运营、数据积累,AIOC将逐渐升级为园区数字孪生大脑,对任何的异常,都能及时预警,提供分析数据与处理建议,进一步提升园区智慧化管理水平。同时,基于数字孪生全要素基础,可以快速联动各种系统,带给用户更完善的体验提升。

其次,数字生活无小事。就以停车管理为例,如果不能高效管理停车,势必会影响园区内的企业运转效率。

西岸传媒港,这片综合商业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占比46%的地下空间将建成一个共三层的大型停车场,共可容纳5400个车位,正是“数字化赋能便捷停车”的典型应用场景。该场景也有很多创新的技术,如iBeacon的低耗能蓝牙技术,解决了地下GPS信号丢失问题,做到高精度的室内外混合导航;再比如园区的停车吞吐量与后边的道路拥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处理不好园区停车问题,就会造成拥堵,以此为城市治理造成负担,那么西岸传媒港采取了“深掏滩”的超级停车蓄水池,以AI算法来判断停车需求,进而实现对城市治理过程中停车问题与道路两侧平衡的有效调节。

第三,一个园区提供大量的数字化服务,势必会带来极高的能耗,这似乎与国家降碳的目标有所背离,所以智慧园区不仅要做低碳园区,甚至是零碳园区。

而这也是西岸传媒港的价值之一。园区的能源系统规划建设贯彻“可视化、可控制、可优化”的方针,大力推行人工智能赋能节能减排和用户体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在基于AI算法的建筑能效管理场景、基于需求侧响应的虚拟电厂场景和基于智能自动驾驶的EV充电机器人充电场景都发挥了降碳、节能和智能化的作用。

例如,在“楼宇大脑”的建筑能耗管理场景,西岸传媒港的能效管理不仅仅是对设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还采用了空调节能AI专家辅助决策,AI节能算法的试点,预计将在夏季供冷时段可降低约20%的空调系统动力设备(风机)能耗和约15%左右的空调负荷能量;再比如,虚拟电厂的设计,可以把电网中许多分散的电力负荷整合起来,聚沙成塔,变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可控制的负荷资源,通过这座“看不见的电厂”,既能“削峰填谷”调配电力资源,又能助力节能减碳。背后依靠的就是人工智能大脑对用户数据的计算。

第四,传统园区有诸多应急管理响应的问题,比如预警机制缓慢,处理应急事务的效率低下等等。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智能化。例如在智慧消防场景,通过将传感器非可视化监测与可视化识别相结合,运用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实现人员、设备、环境、建筑物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消除安全监管死角,数据实时采集、监测系统联动,实现管理的统一与和谐。

建设智慧园区的完整“生命体”

每一个行业标杆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作为一个新型智慧园区的标杆,西岸传媒港从战略规划到方案组织,再到细节的场景化,无一不遵循数字化的原则,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

首先是坚实的数字底座和智慧大脑。基于华为云的智慧园区数字底座,和华为成熟的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完成数据大集中,并以此来支撑大量智慧应用的落地和主动式服务,在高效的同时也保证了稳定。

其次,智慧园区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因此,不仅要有大脑,也要有血液流动,神经系统操控每一个部位的流畅运转。西岸传媒港在每个场景下的创新,已充分证明了其作为一个智慧园区的完整性。

最后,园区作为缩小版的城市,它是一个枢纽,承上启下,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也是最小的公共单元。西岸传媒港为园区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的能力,本身就是一个贯穿各行业并带动上下游的新载体,通过物联网、AI和云等技术形成的数字孪生底座,是各地政府、地产企业等新建智慧园区的标杆,同时在社会价值上,西岸传媒港的成功落地,也体现了整个滨江的智慧建设在“善治”和“惠民”上又迈出了新的征程。

标签:

上一篇: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告02
下一篇:80后仕官生出任龙湖集团CEO 老将邵明晓升任新职务
热门推荐